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 时间 | 排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最新 | 无 | 2018年 | 无 | 2014年 | 无 |
2013年 | 无 | 2007年 | 无 | 2006年 | 无 |
1995年 | 461 | 1987年 | 无 | 1982年 | 265 |
明朝 | 无 | 元朝 | 无 | 宋朝 | 无 |
北宋 | 无 |
一、补(補)bǔ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很广: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大同,甘肃之舟曲,新疆之塔城,湖北之武昌,湖南之芷江,江西之吉安,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皆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其源不一:
1、《姓氏考略》注引清张澍之语云:“出自神农时补遂之后,以国为氏。”望出荥阳。
2、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苑》注云:“以邑名为姓氏。补,春秋虢地邑名,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。”
二、补(補)
综合:
台湾台北有此姓。源出不详。在台湾有人分“补”与“补”为两个不同之姓。
三、补(補)
补姓分布:台湾台中、台北、内蒙古土默特左旗、四川重庆、泸定、梓潼等地均有此姓。
补姓起源:
1、古有补国,炎帝伐补侯是也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。邑名,鄢、蔽、补、丹、依、历、莘,君之土也,见《郑语》。当为春秋郑国之地,约在今陕西华县以东地区。又云:出自神农时补遂之后,以国为氏,见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。亦见《姓苑》。
2、蒙古族有此姓。
补姓名人:
补郎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。
郡望:荥阳。
其他姓氏
Copyright 2008-2025 www.xdqm.Com 版权所有 | 浙ICP备2023017465号-1
声明: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与本站联系,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,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2300424033@qq.com